中暑后出现肺部不适可通过降温补水、调整体位、药物辅助、吸氧治疗、就医评估等方式缓解。中暑引发的肺部症状多与高温脱水导致的血流动力学改变有关。
1、降温补水:
立即转移至阴凉通风处,用湿毛巾冷敷颈部、腋窝等大血管处。饮用含电解质的运动饮料或淡盐水,每小时补液500-1000毫升。体温每下降1℃肺部淤血症状可减轻,但需避免冰水浴等骤降措施。
2、调整体位:
采取半卧位或端坐位减少回心血量,双下肢下垂可降低肺毛细血管压。保持呼吸道通畅,解开领口腰带等束缚物,呼吸频率应维持在12-20次/分钟。
3、药物辅助:
在医生指导下可使用支气管扩张剂缓解气道痉挛,非甾体抗炎药减轻炎症反应。严禁自行使用镇咳药抑制排痰,痰液黏稠者可考虑雾化吸入治疗。
4、吸氧治疗:
血氧饱和度低于92%时需鼻导管吸氧(2-4L/min),严重者采用面罩给氧。监测呼吸形态变化,出现粉红色泡沫痰提示肺水肿需立即处理。
5、就医评估:
持续胸痛、咯血或呼吸困难超过30分钟需急诊处理。医生将通过胸部X线、动脉血气分析评估肺损伤程度,重症中暑可能并发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中暑恢复期应保持环境温度25-28℃,每日饮水2000-3000毫升,饮食选择冬瓜、丝瓜等利水食材。两周内避免剧烈运动,出现持续干咳需排查肺间质损伤。114挂号网建议夏季身体虚弱的人以及老人应当配备电子体温计定期监测,睡眠时抬高床头15度可减轻夜间胸闷症状。既往有呼吸系统疾病者需加强肺功能锻炼,如缩唇呼吸训练。